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把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应该是全党全社会必须牢牢树立的一个理念。人民健康,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石,不仅关乎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南华附二医院”)自1949年建院以来,始终肩负着湖南省衡阳医学院的教学使命,成为其第一家直属型教学医院。历经数十载风雨洗礼,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科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在严重伤、多发伤、复合伤的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荣获“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湖南省创伤救治专科骨干医师同质化培训基地”和“湖南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荣誉称号,充分彰显了其在医学领域的卓越声誉和贡献。
2024年4月17日至19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调研组赴湖南省衡阳市南华附二医院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发现,南华附二医院始终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创伤中心建设、聚焦学科发展以及加强优势资源整合等方式,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建立起一套极速、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生命救护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医院的救治能力,更为广大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调研组认为南华附二医院是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医院所树立的典范作用,对于推动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党建引领下的医疗事业发展新篇章
南华附二医院始终坚守党建引领的核心理念,在党建品牌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通过搭建专科“红色载体”、培育教学“金色先锋”、打造科研“蓝色引擎”、构建义诊“白衣战团”以及推行管理“青色廉政”等举措,医院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医院搭建专科“红色载体”,通过加强科室内部学习,深化初心使命教育,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这种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医务人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也进一步强化了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医院致力于培育教学“金色先锋”。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南华附二医院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医学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临床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医院着力打造“蓝色引擎”。医院注重科研创新,加大科研投入,提升科研水平。通过开展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和临床研究,医院在医学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突破,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医院还积极构建义诊“白衣战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活动,医院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义诊活动不仅展现了医务人员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也进一步拉近了医院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南华附二医院始终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不放松,推行管理“青色廉政”。通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医院注重制度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医院管理的公正、透明和高效。
“大应急”格局凸显一体化生命救助特色
应急创伤救治作为与时间赛跑的关键公共卫生服务,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福祉。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创伤就医的人数高达6200万人次,因创伤导致的死亡人数更是达到70万至80万人,成为青壮年人群的第一位死因。因此,创伤救治的成功与否,对于患者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区域创伤急救体系的持续优化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南华附二医院依托其深厚的创伤救治专科优势与区域影响力,积极推动构建三级网络体系,致力于实现快速、安全、高效的一体化救助。这一体系涵盖了创伤中心建设、学科发展、优势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为患者和家庭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与保障。
创伤救治的特性决定了其需要极高的时效性和专业性。伤后的一小时被誉为创伤救治的“黄金1小时”,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为此,南华附二医院以“创伤联盟”为纽带,与周边医疗机构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打造衡阳地区的“一小时生命圈”。此举不仅提升了区域内创伤救治的效率和质量,还有效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使更多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专业救治。
自2016年起,南华附二医院各科室中青年骨干成员就自发成立了创伤团队,随后2017年12月医院正式成立创伤中心并组建专业团队。2022年10月,南华附二医院与衡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签订《“警医联动”合作框架协议》,为建设平安衡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2年12月,“刘文捷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揭牌成立更是标志着医院在创伤救治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迈上了新的台阶。作为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的建设单位,该实验室积极探索严重多发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综合救治模式,提倡“救护车未到,信息先到;病人未到,医生先到”(医生等病人),院前启动创伤团队,团队人员提前在创伤复苏单元等待病人,病人在创伤中心得到一站式综合救治,不需要院内转运,大大节省了救治时间,让无数患者赢得二次生命。同时,通过医联体、警医联动等方式加强院前与院内信息的实时互通,推动危急重症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发展。2024年3月,医院获得衡阳市颁发的紧急医学航空救援培育基地,成为中部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格局平急两用和区域中心化首批新质生产力示范院校,进一步夯实了医院危急重症响应与救治能力。
刘文捷介绍:“南华附二医院是国家创伤中心常委单位,创伤与危急重症研究重点实验室的成立,旨在构建一个由衡阳市、县、镇组建的三级‘创伤联盟’或者‘创伤救治网络’,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和全市创伤技能比赛,带领区域内的创伤救治团队共同成长,让严重创伤患者得到及时、安全、规范、高效地救治。目前医院已与衡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达成‘联勤联动’战略合作,与衡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达成‘警医联动’战略合作,形成‘现场救援+医疗保障’良好互动机制,共同保障群众生命健康。”
南华附二医院党委书记李国庆介绍。“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医院已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用于创伤救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创伤救治中心拥有完备的创伤急救人才团队,拥有近1.8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抢救区域面积达2000平方米,形成了涵盖多个领域的医疗急救体系。同时,医院还荣获了湖南省创伤骨干培训基地和院前急救规范化培训基地的荣誉称号,为区域创伤急救事业的培养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调研组专家一致认为,南华附二医院探索构建创伤救治“一小时生命圈”的实践与成果,体现了高质量党建对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其通过构建快速响应、高效协作的医疗救治网络,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救治服务的探索,不仅生动践行了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推动建立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发挥区域创伤医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兼具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实践 运用价值和宣传报道价值。
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积极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推进医联体建设,以“真帮忙、真扶持、真下沉”为指导思想,以专科联盟为基础,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平台支撑,以远程协作网为桥梁纽带,全面打造以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龙头的多种形式齐驱共进的医疗联合体,实施同质化管理,一体化培训,形成新格局,助力民生改善。
医院自“医联体”工作启动以来,稳步推进,成绩显著。截至2023年底,已签订紧密型专科联盟单位14家,全面合作医院5家(衡山县人民医院、常宁市人民医院、祁东县中医医院、宁远县人民医院、涟源市人民医院),一科多院和一院多科的“走读式”专科联盟、松散型医联体合作单位74家,牵头组建湘南地域专科专病医联体6个,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一个。
为发挥品牌效应,创新合作模式,扩大医联体建设,医院与毗邻域外医疗机构建立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于2023年9月、12月分别与域外的宁远县人民医院以及涟源市人民医院签订了紧密型医联体,并通过“柔性”援疆方式,与新疆鄯善县人民医院建立深度合作,使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品牌效应辐射范围由湘南遍及永州、娄底。
南华附二医院正稳步推进村医签约服务,将村医正式纳入医疗培训体系,并实行网格化管理,旨在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普及至乡村基层。医院高度重视医防协同工作,已成功开展乡村巡诊义诊活动共计十场,累计服务群众逾七千人次,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就医难题。为进一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南华附二医院还建立了病友微信群及乡村医生交流群,通过线上平台为群众提供持续、便捷的医疗服务。此外,医院建立了规范的转诊制度和流程,确保了转诊服务的方便、快捷和优质,充分展现了三级联动医共体的优越性。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唐任伍表示,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始终秉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以医联体建设为切入点,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战略为支撑,通过竞争力优势助力民生改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院在创伤救治领域展现出鲜明的专业特色,成功构建了一条高效、安全、优质的创伤救治“生命绿色通道”,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
来源:人民论坛网 http://www.rmlt.com.cn/2024/0613/7049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