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阳光依旧热烈,我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大学门口,额头沁出的细汗与心中的忐忑交织在一起。抬头望去,巍峨的校门上镌刻着“南华大学”的名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即将承载我五年青春的地方。

初入校园,满眼都是与我一样稚嫩而充满期待的面孔。学长学姐们穿着统一的志愿者服装,热情地为我们指引方向。穿过郁郁葱葱的林荫道,路旁悬挂的“欢迎新同学”的横幅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向我这个异乡学子致以最初的问候。
报到手续办理得出乎意料的顺利。在学生公寓放下行李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探索这个新环境。图书馆庄重大气,教学楼鳞次栉比,运动场上已有三五成群的学生在打球。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知识的气息和青春活力,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自由与梦想的味道。
然而,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并非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开始。三天后,我们迎来了大学生活的第一课——军训。

清晨六点半,闹钟将我们从睡梦中惊醒。匆匆洗漱后,我们换上统一的迷彩服,在晨曦微露中奔向训练场。教官们早已肃立在操场中央,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
“立正!稍息!”教官铿锵有力的口令划破了清晨的宁静。我们这些刚刚脱离父母呵护的“新兵”,手忙脚乱地试图跟上指令。起初,站军姿是最难熬的。九月的太阳依旧毒辣,汗水顺着额角滑落,迷彩服很快就被浸湿。有的同学体力不支,摇晃了几下,但在同伴鼓励的目光中又重新站稳。
最难忘的是正步训练。我们一遍遍地踢腿、摆臂,力求动作整齐划一。“排面!注意排面!”教官不厌其烦地纠正着每个人的动作。从最初的参差不齐到后来的步调一致,我们不仅是在学习走正步,更是在学习如何融入集体,如何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中场休息时,我们围坐在一起喝水休息。原本陌生的面孔渐渐变得熟悉,天南地北的口音交织在一起,讲述着各自家乡的故事。一盒西瓜在同学间传递,虽然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块,却让我第一次体会到“同甘共苦”的真谛。
军训期间,晚上的活动同样丰富多彩。有时是学唱军歌,铿锵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有时是听军训理论课,让我们理解国防的重要性;最精彩的是拉歌比赛,各连队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训练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日子在口令声和汗水中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皮肤晒黑了,但身姿更加挺拔;嗓子喊哑了,但口号更加响亮。期间我们还迎来了拔河比赛。一声哨响,粗粝的麻绳瞬间绷紧!我们咬紧牙关,身体后仰,几乎与地面平行。手心被磨得火辣辣地疼,但谁也不肯松懈半分。“一二!拉!”排长的口号声嘶力竭,将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对方也毫不示弱,红标记在中间线来回胶着。最后关头,我们凭着一声震天的怒吼,爆发出最后的力气,将胜利猛地拉过线!瞬间,欢呼与脱力的欢笑洒满赛场,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集体的力量”。
我们的第一课还未结束。大学是一片广阔的海,军训只是我们扬帆前鼓起的第一阵风。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不再有清晰的号令指引方向,但我们已学会如何在自己的航道上坚定前行。愿我们带着这份初炼的勇气与清醒,去阅读、去思考、去尝试、去失败、去成长——不仅成为更好的学生,更成为明亮而笃定的人。
来源:https://m.voc.com.cn/xhn/news/202509/30521347.html?qq_aio_chat_typ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