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溺水事故高发的夏季来临前,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夏荷映初心,白袍医路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联合宁乡市巷子口卫生院,为当地留守儿童精心策划了一场安全教育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乡村儿童安全防护难点,通过专业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守护课,切实提升其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为预防溺水等意外事故筑牢防线。
在课堂上,志愿者首先在两具假人模型上演示心肺复苏(CPR)。“1001,1002,1003……”孩子们齐声计数,目光紧随志愿者每一次规范有力的按压。“不仅要用力,位置更要准。”志愿者及时提醒要点。随后,结合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备,志愿者向孩子们讲解其使用场景与操作注意事项,拓展了急救知识面。他特别强调电极片需贴在“右锁骨下方”和“左乳头外侧”,并现场演示了开机、贴电极片、按下放电按钮等操作步骤,孩子们纷纷表示熟记于心,课堂互动问答环节更是气氛热烈。
当老师示范完胸外按压标准动作,孩子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10岁的王若若(化名)更是急切地跳出来,指着假人胸口确认:“老师,是按这里对吗?”老师蹲下耐心指导,调整手势,讲解深度与频率。得到要领后,王若若有模有样地练习起来。其他孩子也全神贯注:有的手持AED模拟器反复确认电极片位置,有的紧盯同伴操作,遇到疑问立即举手请教。随着练习深入,孩子们逐渐掌握了基本急救要领,实用的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能力。
此次活动精准对接留守儿童的安全需求,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生活技能。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夏荷映初心,白袍医路行”实践队用专业素养诠释社会责任,不仅为乡村儿童筑起一道安全防线,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珍惜生命、互助友爱的种子。正如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集体创作的安全承诺书上所写:“学会保护自己,也能帮助他人”,此次健康安全课堂,将成为孩子们这个夏天无比珍贵的记忆。
(供稿单位: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通讯员:单茂杰 雷博中 陈紫凌)
来源: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7720336408824185954&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032e7fb0e36c0a822a1000h&share_to=copylink&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17720336408824185954&qq_aio_chat_typ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