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小朋友从小培养廉洁意识,树立正确三观,2025年7月14日,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夏荷映初心,白袍医路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在宁乡巷子口镇为28名留守儿童带来了一堂特别的廉洁课,队员们通过互动游戏、亲手“栽种”廉洁树和制作手抄报等方式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和理解清正廉洁的意义和内涵。
活动以一段精心剪辑的动画视频作为开始。视频生动还原了贪官和珅因贪腐落得悲惨结局的故事,用童趣化的语言解释“贪心会像蛀虫一样破坏一切”。志愿者在视频结束后,结合生活场景通俗讲解:“就像分享零食时不能多拿,捡到同学的橡皮要归还,廉洁就是不贪心、守规矩。”孩子们听得入神,不时点头回应。
为了让孩子们更懂“廉洁”,志愿者们设计了两个趣味活动:做“廉洁树”和画“廉洁手抄报”。
“廉洁树”环节,孩子们拿起彩笔,在便利贴上写下心里话:“不拿别人的糖”、“做诚实的好孩子”,或画下拒绝诱惑的小人儿。这些小小的“廉洁心愿”贴满了展板上的大树,光秃秃的树干瞬间“开”满了花。留守儿童刘小雨(化名)踮起脚贴好自己的作品,认真地说:“这棵树要长得直直的,就像我们做人一样,要正直。”
紧接着的“廉洁手抄报”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分组合作,有的画象征廉洁的莲花,有的写“清正做人”的标语,有的描绘“小法官拒收礼物”的场景。志愿者在一旁引导,帮助大家理解“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寓意,把廉洁道理画进画里。最后,优秀的手抄报被展示出来,成为传递廉洁价值观的生动作品。
这是南华大学服务队将廉洁品德教育融入趣味活动的又一次实践。他们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廉洁的种子在童心中萌芽。一位志愿者说:“希望这些活动,能让孩子们从小明白廉洁的可贵,长大后成为正直的人。”这堂“廉洁启蒙课”,为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种下了清廉的种子,守护着童心的纯净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