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9月8至9日,南华大学第十三届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竞赛顺利举行。此次竞赛由南华大学教务部、衡阳医学院主办,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承办,旨在为各教学基地搭建相互交流、共促提升的平台,同时也为明年的华中区赛、全国总决赛遴选优秀苗子。24个参赛队伍勤学苦练,以缜密的临床思维和扎实的基本功赛出了技术水平和医学生风采。
本届竞赛主题是“技能为翼、追逐梦想”,分为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专业3个赛道。竞赛重点考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重点考核各项技能操作的掌握程度,强调操作规范性、思维能力、医学人文关怀与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姜志胜,湖南省卫健委科教处二级调研员李钢强,教务部部长彭国文,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曾国,护理学院党委书记袁春阳,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杨飞、副院长张朝晖,船山学院院长曾庆生、副院长廖迎春,衡阳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卢清华,衡阳医学院人才培养办公室副主任兼校教务部副部长周洲,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祖旭宇、副院长赵兴斌,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肖启国,附属南华医院副院长刘龙飞、袁梅,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立新,长沙市第一医院副院长李专,附属湘潭医院副院长吴勇军以及各参赛单位科教部、护理部主任等出席开、闭幕式并观摩比赛。开、闭幕式由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曾国主持。
南华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姜志胜发表讲话
湖南省卫健委科教处二级调研员李钢强发表讲话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曾国主持开、闭幕式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祖旭宇致欢迎词
开幕式上,祖旭宇教授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词,欢迎各参赛单位的到来,感谢大学领导的信任以及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他说,今年为南华附一建院80周年,医院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办好大赛作为一项重大使命和任务,接到承办任务后,医院迅速召开动员启动会,全院各部门、科室凝心聚力,上下一心,克服一切困难,全力做好赛事的筹备组织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为参赛选手搭建大展医者风采的舞台。
南华附一颜斌、戴慧婕分别代表全体裁判、参赛选手宣誓。
李钢强教授发表讲话。他代表省卫健委科教处祝贺竞赛顺利开幕,对南华大学医学教育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强调医学生要夯实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衷心希望南华大学把竞赛办成精品项目,发挥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姜志胜教授发表讲话,他表示这项赛事是全面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新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力举措,是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具体行动,对于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9日上午9点,三个赛道技能竞赛正式开赛,分初赛(站点式)和决赛(赛道式)两个阶段进行,比赛全程进行视频和图片直播,并邀请了资深教师进行专业解说,在线观摩人员如临现场,频频点赞。比赛历时两天20余个小时,赛事紧张有序进行,亮点纷呈,选手以医者的仁心、过硬的技术、昂扬的斗志展示了新时代医学生奋发向上、德医双修、仁心仁术的青春风采,让观众感受到了选手们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优良学风,感受到了教师们的敦品、励学、敬业、创新的优良教风,感受到了各参赛代表队担当作为、踔厉奋进的精神风貌。
临床医学专业赛道竞赛现场剪影
护理学专业赛道竞赛现场剪影
预防医学专业赛道竞赛现场剪影
当天下午6时许,大赛举行了闭幕式。
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赵兴斌致闭幕词,他向获奖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裁判员、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要加强交流与学习,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走深走实,大力夯实附属医院医学人才培养主阵地,以竞赛为契机,以赛促教、促学、促管、促强,在开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中彰显更大作为。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赵兴斌致闭幕词
接下来,附属第一医院精心准备了歌曲合唱《篇章》,昂扬向上的旋律、动情精彩的演绎、温暖和谐的背景MV赢得了阵阵热烈响声,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
歌曲合唱《篇章》
闭幕式上,三个赛道的总裁判长宣读竞赛结果,经过激烈角逐,三个赛道评选出团体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及个人奖97项,单项奖36项。其中,承办单位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得2个团体特等奖、1个一等奖,优秀组织奖的好成绩。三个赛道的优异表现为华中区赛书写了一个精彩的开端!随后,学校和相关二级学院领导和嘉宾为获奖者一一颁奖,向他们表示祝贺。
部分颁奖剪影
“比赛是手段、是途径,目的是检验医学技术技能发展水平,通过竞赛集中检阅我们的医学教育建设、改革、发展成就。”姜志胜教授作总结发言。他说,南华大学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竞赛经过13届的改革完善,已形成“临床基本技能竞赛-临床综合技能竞赛”的赛事格局,近年来通过三个赛道的设置,进一步扩大了专业覆盖面和学生受益面。接下来还要将竞赛办成精品,希望各参赛单位以竞赛为契机,找差距、多交流、补短板、扬优势,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标准化、同质化管理,促进医学生道术、仁术、学术、技术、艺术全面发展,为推进新医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