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医学院 举行2025 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及入学教育

2025年09月12日 19:56   图/丁文艳 王思堃 文/李婧   点击:[]

9 月 11 日上午 8 时 30 分,衡阳医学院 2025 级研究生师生见面会在南校大礼堂隆重召开。本次见面会由衡阳医学院党委书记曾国主持,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马军、衡阳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屈顺林,基础医学院院长张晓东,第二临床学院副书记、副院长王兵,南华临床学院副书记副院长陈勇军,以及衡阳医学院副院长唐小卿、衡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清华、副院长曾希、谢巍、刘翔出席。导师代表:附一医院陈志伟和在衡分管研究生培养和思政工作教师、在读研究生代表与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齐聚一堂,共赴这场连接过往与未来的医学研途启航仪式。

见面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师生肃立合唱,激昂的旋律回荡在礼堂,不仅传递出对祖国的赤诚热爱,更让2025级新生在庄重氛围中感受到医学事业的使命担当,为整场见面会奠定了严肃而厚重的基调。

议程第二项,作为师生交流的核心环节,两位深耕不同领域的导师代表登台分享,从科研探索与临床实践两个维度,为新生送上“研途锦囊”。

扎根基础研究领域的唐小卿老师,结合30年科研深耕与20年研究生培养经验,提炼出“科研四法宝”。其一“以文献为师”,他强调新生需通过广泛阅读建立学术坐标,以深度对话锤炼批判思维,从经典文献中汲取创新灵感;其二“以发表为帅”,指出学术发表是与学界对话的 “邀请函”、锤炼研究闭环的“练兵场”,更是获得学术认可的“通行证”;其三“借力为术”,鼓励新生善借导师团队智慧、学科平台资源与学术合作机遇,在借力中补短板、提能力;最后“以知止为道”,他解读“知止”是“仰望星空、止于至善”的追求,更是“脚踏实地、恪守底线”的定力,提醒新生既要明确科研初心,更要坚守学术红线。

深耕临床一线的陈志伟老师,则围绕“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医生” 展开分享,提出四点核心要求。他认为,“热爱”是行医的起点,唯有对医学事业满怀热忱,才能在探索中保持初心;“实践”是成长的关键,需通过研读病历、锤炼实操技能,实现理论与临床的深度融合;“积累”是进阶的基石,诊断时需结合患者主诉与生化指标综合判断,面对罕见病、遗传病更要以丰富知识储备与临床经验为支撑;“敬畏” 是底线的守护,对生命、职业、自我的敬畏之心,是医者行稳致远的根本。“当兴趣、知识、技巧与敬畏心兼备,便离合格医生的目标不远了”,陈志伟老师的分享为临床方向新生明晰了成长路径。

议程第三项,在读研究生代表发言,搭建起跨年级交流的桥梁,让医学初心与研途感悟在传承中焕发新活力。

2024级病原生物学研究生胡翔高以“科研根基”为核心,分享了自己一年来的科研感悟。他提到,在实验室深耕与学术会议交流中,军事科学院姜涛老师“优秀科研人不仅是数据生产者,更是生物学意义解读者与发现者”的观点令他深受启发“希望学弟学妹们始终牢记,科研不仅是实验操作,更是对科学本质的探索”。2023级麻醉学研究生周扬则立足专业特性,诠释医学使命。他说“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意味着与责任、奉献同行,他表示,麻醉学是外科手术的“生命守护神”、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既需以“求是”精神追求剂量、操作的精准无误,更需以“明德”之心怀揣对生命的敬畏、对患者的温情,这番话让新生对医学人文精神有了更深理解。

议程第四项,新生代表发言。2025级生物学研究生刘小青坦诚分享了初入研途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向往,也有对‘为何而来、如何度过’的思考”,但她坚信,在主动探索前沿课题、攻克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所有困惑都将迎刃而解;2025级临床医学学术型博士时宏昭则以“向下扎根、向内求索”定义博士生涯,他认为,研途虽有重复与试错,但创新与突破才是主旋律,“无论研究方向如何,我们都肩负着‘以严谨科研拓展人类认知边界’的共同使命”。

议程第五项,衡阳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屈顺林总结讲话,他以三个关键词为新生指明成长方向,寄予殷切期望。屈院长向我们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扎根。基础研究的同学,需要耐心地去探求分子和细胞的奥秘,临床医学的同学要保持对病人的关怀和医学敏锐度。第二个关键词:突破。如今医学领域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精准医疗、大数据分析、基因编辑等等,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创新中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医学的创新来自于对未攻克疾病的追求。第三个关键词:仁心,教育广大要扎根基层、坚守临床,敬畏生命,浇灌希望,坚守医者底色。

伴随着激昂的南华大学校歌声,本次师生见面会圆满落幕。这场兼具仪式感与思想性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对2025级研究生的热烈欢迎,更以导师经验、学子感悟与院长寄语为新生校准了研途航向。未来,2025级衡阳医学院研究生将带着这份初心与方向,在医学科研与临床实践的道路上笃行不怠,书写属于自己的医学华章。

第二阶段,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卢清华做研究生思政主题教育。

“研究生阶段的成长,是思想、专业、综合能力的协同跃升,三者缺一不可。”卢清华副书记以“培育新时代合格医学研究者与践行者”为目标,围绕“思想素质提升工程”、“专业素养提升工程”、“综合素质提升工程”这三大素质提升工程,从理想信念到家国情怀,从科研实验到全面发展,从时代发展到AI科技,从个人素养到党团建设,为新生带来一堂兼具指导性与实践性的思政教育课,清晰勾勒出研究生阶段的成长路径。

在思政教育夯实思想根基后,南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马军以“校史领学:做顶天立地的时代新人”为主题,结合自身经历与校史底蕴,为新生带来一场兼具温度与深度的总结分享,将入学教育的思想引领推向高潮。

下一条:缘聚南华 医路启航 ——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举行2025级本科生师生见面会

关闭

地址:湖南省 衡阳市 常胜西路 28号
    联系电话:0734--8282761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邮编:4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