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2025硕士招生目录基础医学02方向)导师简介

2025年03月10日 11:18  点击:[]

 

一、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病理生理学学学科简介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学术带头人为南华大学副校长姜志胜教授。心研所于1986年成为原衡阳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3年成为南华大学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有博导7人,硕导17人,导师队伍实现博士化且基本上具有留学经历。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和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0余人,国家级和省级学会正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30余人。团队为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团队中走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教授为首的一批优秀人才。

现建有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心血管分室)、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动脉硬化性疾病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现为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主席和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或挂靠单位。主编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动脉硬化杂志》。设立了“松霖心血管专项出国留学基金”。

1970s开始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经过不断发展与凝练,现形成了三个较稳定的研究方向:1.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肌缺血损伤病因发病学与防治研究;2.糖脂代谢紊乱分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3.气体信号分子心脑血管效应及应用研究。获得包括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在衰老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科研经费超2000万元,发表科研论文1000余篇,获得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

所依托的病理生理学学科承担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多门课程教学任务。《病理生理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医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为湖南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为省级优秀教研室全国巾帼文明岗

 

二、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张敏手机:15173431920 E-mail: 470934494@qq.com Q:736994201

三、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病理生理学学科招生导师

姜志胜,唐志晗,屈顺林,钱贻菘,刘录山,王佐,危当恒,张弛,李国华,王春燕,彭娟,黄骥,姜淼,张敏,孙慧,熊文昊,龚朵

四、导师简介

 

1. 姜志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南华大学副校长、党委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医学学科领军人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动脉硬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基础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基础学组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中国分会主席,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副会长、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交流合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免疫学会、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及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主编,《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常务编委,《实用休克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教育杂志》编委,《医学教育管理》编委。

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和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4项;先后获中国侨联与国务院侨办“科技创新人才奖”、“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及“科技创新成果奖”;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病理生理学》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国家卫生计生委“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病理生理学》一本(人民卫生出版社),该教材获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二等奖,总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规划教材一套(14本);主编专著3本,多次担任全国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席。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以及心肌缺血损伤的细胞分子机制与防治

 

 

2. 唐志晗: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青年委员、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10多项科研与教研课题;在《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Atherosclerosis》《J Med Internet Res》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主编及副主编教材3部;主要参与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湖南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1项以及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3. 屈顺林: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基础医学院院长,担任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免疫学会和数字医学会副理事长及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湖南省科技厅项目等多项课题;在《Pharmacol Res》《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Cardiovascular Research》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近年来承担了本科生、研究生和国际学生的《病理生理学》《高级病理生理学》等课程教学。《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Clin Chim Acta》《Iran J Basic Med Sci》《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进展》等特约审稿人。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病理生理学》、《动脉粥样硬化学》《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细胞信号转导药理与临床》等多部专著。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Emailqushunlin78@126.com



 

 

4. 钱贻崧: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出国留学归国人员,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南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中国微循环学会心血管代谢与微循环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4项。在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J VirolBiochem JEur J Pharmacol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论文总被引1900余次,H-index = 27。担任国际杂志J Immunol Res客座主编,CellsCan J Infect Dis Med客座编辑,以及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人。指导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等;指导本科生在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

研究方向: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免疫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联系方式:2024001039@usc.edu.cn

 

 

5刘录山: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和湖南省医学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常务编委、《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编委,《Nutrition & Metabolism》、《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和《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特邀审稿人。中国转化医学联盟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等教学。主要研究领域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3项,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青年项目各1项。在《Journal Alzheimers disease》、《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等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4部,专著3部。曾获南华大学十佳优秀教师(2018)和南华大学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2012)等荣誉称号。

 

6王佐:男,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导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生物信息学与医学大数据教研室主任。《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编委,《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审稿专家。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理事,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北京市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专家。主要从事《病理生理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等教学。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1次。是《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Food & Function》等英文杂志的特邀审稿人,在《Atherosclerosis》、《Int J Biol Macromol》、《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Mol Cell Biochem.》、《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50余篇。所带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和湖南省优硕。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专长于血管内皮保护、脂蛋白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调控)。

 

7. 危当恒,博士,博士后、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湖南省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人选、湖南省“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首批学科骨干人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第三层次人选。主要从事血管生物学、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及其防治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Free Radic Biol Med》、《Am J Pathol.》等杂志发表相关论文50多篇。担任《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编委、湖南省病理生理学学会以及湖南省病理生理学心血管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南华大学“十佳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奖励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血管生物学、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

联系方式:weizhonghua99@126.com

 

8李国华,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衡阳市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脉粥样硬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微量元素分会、湖南省病理生理学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会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等科研课题9项。近年来在《Atherosclerosis》《Int J Biol Macromol》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4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7篇。获得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获批中国发明专利2项。主要参与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心血管病理生理学》等专著。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项、湖南省挑战杯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损伤的病因发病学与防治

E-mailghli@usc.edu.cn

 

 

 

9张弛:男,博士,副教授,留美学者,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多项,在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Cardiovascular Research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EndocrinologyPNAS、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获2012年湖南省第十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担任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院校医学实验教学规划教材《机能实验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高等学校创新教材《医学机能实验学》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并参编学术专著多部。

研究方向:糖脂代谢紊乱分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

联系方式:zhangchi@usc.edu.cn0734-8281586

 

10. 王春燕: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2018年度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成员。近年来,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项。在国内外发表SCI科研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收录论文4篇,主编专著1部。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以及退行性疾病的防治

联系方式:wcy_5353@163.com0734-8282276

 

 

11.彭娟: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及防治研究,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等科研课题;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指导的学生曾获得国家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防治研究

邮箱:pengjuan98@sina.com

 

 

12.黄骥: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瑞士弗里堡大学博士、博士后。长期从事衰老及慢性肾脏病的基础研究工作。近年来,参与瑞士国家级重大项目National Centre of Competence in Research Program (NCCR-Kidney.CH): Kidney Control of Homeostasis, WP-II: Dietary Impact-Dietary amino acids”和瑞士国家科学基金项目“Role of Arg-II in obesity and aging-associated kidney disease”, 作为第一作者 (含共同第一作者)在The FASEB JournalNPJ Aging and Mechanisms of DiseaseFrontiers in Physiology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多次参加瑞士NCCR-Kidney.CH、瑞士生命科学会、瑞士生理学会及欧洲生理学会联合会 (The Federation of European Physiological Societies-FEPS) 举办的学术会议并做大会报告,获得2017年瑞士生命科学会旅行基金奖、2017FEPS最佳壁报奖、2020年瑞士生理学会青年科学家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南华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各1项。

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衰老相关疾病及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联系方式 :ji.huang.usc@outlook.com

 

 

13. 姜淼,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访问学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基础医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的分子机制及防治基础研究。主讲《Medical molecular biology(留学生)》、《生物信息学》、《机能实验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科研课题5项;在《atherosclerosis》、《J Chromatography B》、《Eur J Pharmacol》、《Nitric Oxide》、《中国动脉硬化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miao_jiang@usc.edu.cn15575467606

 

 

14. 张敏:讲师,基础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University of Louisville博士后。主要从事《Molecular Biology》《Scientific Writing》《生物信息学》等教学。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在AtherosclerosisCirculation Journal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Gene,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参编专著1部。曾获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硕士和博士国家奖学金、2014年中国-加拿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学术研讨会青年论文竞赛一等奖、2015年十三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优秀壁报评选一等奖和优秀青年论文评选二等奖、2016年湖南省病理生理学会第五次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比赛特等奖、2017年第十四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中-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国际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

联系方式:470934494@qq.com

 

 

15. 孙慧: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医学教育科技学会休克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青项目、南华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各一项;在Journal of Cellular Physiology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研究;心肌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研究

E-mail: sunh68@163.com

 

16.龚朵:讲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在Atherosclerosis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参编专著1部。曾获博士国家奖学金、2017年第十四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暨第五次中-加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国际研讨会青年优秀论文竞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

联系方式:1925106965@qq.com

 

17.熊文昊: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密西根大学访问学者,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及防治基础,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及湖南省卫计委等课题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获得第十五次全国动脉硬化性疾病学术会议青年优秀论文竞赛一等奖一项,衡阳市第二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特等奖及一等奖各一项。

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发病学与防治基础。

 

上一条:南华大学附属永州医院(永州市中心医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下一条:基础医学院肿瘤研究所(2025硕士招生目录基础医学01方向)导师简介

关闭

南华大学官网|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地址:湖南省 衡阳市 常胜西路 28号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研究生院    邮编:421001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