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2024硕士招生目录基础医学06/07方向)导师简介

2024年04月07日 17:42  点击:[]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筛选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幽门螺杆菌、日本血吸虫、HPV等病原体毒力相关基因,阐明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筛选优势抗原及其表位、诊断基因,建立ELISA、CLIA等血清学方法和qPCR、LAM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临床病原体快速诊断和临床株基因分型研究;筛选病原体保护性抗原,制备重组蛋白/多肽疫苗和核酸疫苗,评价免疫保护效果;探讨多重耐药性致病菌如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耐旱性和抗生素防御机制。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应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免疫蛋白组学等筛选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幽门螺杆菌、日本血吸虫、HPV等病原体的保护性抗原及其优势细胞表位;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原核、真核表达载体及多肽合成法表达与合成重组蛋白/多肽和重组核酸分子免疫原;研究与建立相关病原体感染的动物模型,探索新型载体、免疫策略等对免疫原诱导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保护性的影响,筛选出保护性抗原,为研发人用疫苗奠定基础;研究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及机制。

一、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简介

病原生物学学科和免疫学学科设有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现有教职工33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3人,副高级职称10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正攻读博士学位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4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有海外留学经历人员9人。研究所自1986年起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7年与2005年分别获得病原生物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与博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被评为“病原体致病机制与防治湖南省普通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12年与2014年分别被授予“重要特殊病原体实验室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和“特殊病原体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008年与2017年分别与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了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目前为亚洲支原体学组织理事单位、中华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特殊病原体专业学组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学科主要从事特殊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及防治研究,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并设两个相应的研究生招生方向,在支原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方面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近5年来,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6篇。主编/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16部;主编《支原体学》、《人类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性传播疾病》等专著4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厅、教育厅各类重点项目30余项,总经费达1000余万元。学科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主办或承办过第二届和第六届亚洲支原体学术会议、第二届全国人兽共患病学术交流会、首届和第二届全国特殊病原体学术会议、湖南省“新发与再现传染病防控”研究生暑期学校。近5年来,学科共招收博士研究生10名,毕业12名;招收硕士研究生121名,毕业102名。

二、招生导师及咨询联系方式

招生联系人:游老师 18607345352 E-mail: youxiaoxing@usc.edu.cn

QQ群: 714354578

姓名

职称

具体研究方向

博硕导师

E-mail

李忠玉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博导

硕导

lzhy1023@hotmail.com

朱翠明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博导

硕导

nhzhucuiming@usc.edu.cn

赵飞骏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改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博导

硕导

hengyangzhfj@126.com

曾燚华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博导

硕导

zengyihua21cn@usc.edu.cn

曾铁兵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改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nhdxztb@126.com

张艳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改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nhzhangyan@126.com

周洲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改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susiezhou99503@163.com

陆春雪

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lcxpbdudu@126.com

游晓星

研究员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youxiaoxing@usc.edu.cn

唐双阳

副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tsy7909@126.com

李水红

副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改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zhoubaoxi520@163.com

李冉辉

副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改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ranhui81@163.com

雷爱华

副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leiaihua18@usc.edu.cn

李贞魁

副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疟疾寄生虫的传播阻断

硕导

lizhenkui@usc.edu.cn

刘鹏

讲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硕导

pengliu@usc.edu.cn

徐嫚

讲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nanhuaxuman@sina.com

王川

讲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wangchuan@usc.edu.cn

丁楠

讲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硕导

nandingw@163.com

肖康鹏

特聘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博导

硕导

xiaokpcc@gmail.com

谭庆杰

特聘研究员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博导

硕导

tamhk60@hotmail.com

瞿小旺

特聘教授

06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07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博导

硕导

quxiaowang@163.com

三、导师简介

李忠玉,女,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归国学者,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湖南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湖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医学学科骨干人才、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医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委会四体学组副组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卫健委重点项目等多项。在Front Microbiol、Infect Immun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主编或参编教材/专著10余部;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研究方向为病原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分子疫苗和抗感染免疫分子机制研究

Email:lzhy1023@hotmail.com

朱翠明,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留美访问学者。特殊病原体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学术方向带头人,亚洲支原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支原体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特殊病原体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浙江省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厅级课题10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三),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六)。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支原体学》(第二版)、《衣原体》和《性传播疾病》等专著,主编、副主编规划教材各1部。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排名第二)。

研究方向:肺炎支原体的快速诊断、致病和耐药机制与疫苗研究。

赵飞骏,男,病原生物学专业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南华大学首批船山人才工程“船山青年学者”。南华大学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特殊病原体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及学术方向带头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皮肤性病诊断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会特殊病原体学组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4部,主编、副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各1部,参编医学规划教材12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完成人)、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省教改成果二等奖、衡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全国多煤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及校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

研究方向:梅毒螺旋体的诊断、致病机制及防治研究

Email:hengyangzhfj@126.com

曾燚华,男,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病原学实验中心主任,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亚洲支原体学会理事,中国人畜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支原体学组委员会委员,《中国人畜共患病学报》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4项、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子课题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厅级重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项,担任《病原生物学实验-医学微生物学分册》的副主编,参编《支原体学》(第二版)、《人类衣原体、立克次体与螺旋体》、《衣原体》和《性传播疾病》等专著。

研究方向:致病性支原体和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

E-mail: zengyihua21cn@usc.edu.cn

曾铁兵,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螺旋体组副组长,湖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湖南省免疫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主要承担研究生与本科生《医学免疫学》及相关课程教学任务,从事梅毒螺旋体的分子致病机制、分子疫苗与诊断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一般项目及厅级重点/一般课题等8项,指导学生获得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2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五)、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参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中国免疫学杂志》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1部,副主编/参编教材/专著8部。

研究方向:分子致病机制、分子疫苗与诊断研究

E-mail:nhdxztb@126.com

张艳,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微生物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先后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青年/一般项目、南华大学校级课题等1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在APMIS、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等国外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共4部,参编教材、专著9部;主持或参与教改课题13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及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项。参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一等奖2项。

研究方向:病原菌分子致病机制及新型疫苗;抗感染免疫。

E-mail:nhzhangyan@126.com

周洲,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归国留学人员。现任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衣原体组秘书、湖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双带头人”、“湖南省微生物学会十佳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06年在国家CDC从事衣原体科研合作。2013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Health Science Center at San Antonio从事生殖道衣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工作。首次发现了与衣原体致生殖道病变有关的重要毒力因子TC0668,并筛选出相应的单克隆菌株进行致病和疫苗的研究,被Infect Immun杂志评为highly significant paper。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各1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指导留学生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nfection & Immunity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研究方向:衣原体致病机制、诊断及防治研究。

E-mail:susiezhou99503@163.com

陆春雪,女,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留美归国学者,中华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专委会四体学组常务委员。“湖南省微生物学会首届十佳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南华大学优质课程教师,获南华大学首届留学生英文授课比赛及2019年南华大学教师课堂授课比赛一等奖。曾在美国参加衣原体国际会议(CBRS)并作大会汇报。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各1项、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湖南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参编《衣原体》等专著2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Vaccine、Life Science、《微生物学通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第一)、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第三)。指导本科生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课题共4项。

研究方向:衣原体的致病机制及防治。

邮箱:lcxpbdudu@126.com

游晓星,医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亚洲支原体学组织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分会特殊病原体学组委员(除了本领域同行,其他一概不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NPJ Vaccines》、《Toxins》、《Cellular Microbiology》等刊物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湖南省科技厅和教育厅课题多项(经费均由研究生打理,从不贪污科研经费里)。在《Infection and Immunity》、《Molecular Microbiology》、《Virulence》、《Clinical & Experimental Immunology》、《微生物学通报》和《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近5年来发的都是行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专业刊物,但在10年前发过1篇PLOS one,不好意思列出来,因为业内被称为水刊)。参与编写《支原体学》、《人类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以及《性传播疾病》专著5部(自认为写得最好的是支原体的致病性与致病机制)。获湖南省微生物学会“十佳青年科技奖”(应该名至实归),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评奖时才硕士毕业,贡献只能排第4),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为团队功劳)。

主要性格:对周围人耐心、脾气好(前提是不能屡次犯低级错误挑战我的底线),性格外向、幽默、坦率、勤奋、吃苦耐劳;不投机倒把,不吹牛皮;有责任心,有正义感(坚决反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趋炎附势,对地位不如自己的人无歧视与偏见;电脑水平高,开车毛糙;不吸烟,酒量一般,但酒后擅长笑话;经常忘记刮胡须;口才好,有时也难免说错话,但勇于认错。我喜欢:1. 不懂就问;2. 做事及时反馈;3. 有责任感、正义感;4. 胸怀开阔;5. 三观端正;6.懂得必要的交际和礼仪;7.善于动脑,懂得辨别是非,定期跟导师汇报。不喜欢:1. 不懂也不问;2. 不回复导师短信、微信或QQ(特别反感);3. 个人至上,周围与自己无直接利益关系的人和事漠不关心;4.情商低,不懂礼貌;5.男女交往不自爱;6.闭门造车,不问导师同学,不查资料。

主要研究兴趣:1.翻译后修饰在微生物感染后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2.代谢重编程衔接微生物感染与炎症反应的机制;3.支原体、巴尔通体等特殊病原体毒力因子功能以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不研究疫苗、诊断等应用型内容,自认为是理论微生物学者)。

研究生培养目标:1. 达到985院校一般博士水平:拥有2篇二区以上论文;熟练掌握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独立撰写省级科研项目;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2. 胜任临床检验工作;3. 工作找好;4. 告别单身。

敲黑板:只想混文凭不踏实学习的考生请飘过。

E-mail:youxiaoxing@usc.edu.cn(很反感微信语音电话)

唐双阳,女,博士,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病原学实验中心副主任。主要承担研究生与本科生《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及相关课程实验教学与科研任务,主持湖南省教学研究项目2项以及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发表教学论文6篇;参编教材2部;主要科学研究方向为HPV的致病机制及其相关肿瘤的防治,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基金、省教育厅与卫生厅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Diagn Pathol,Cell Mol Biol Lett,J Reprod Med,Mol Biol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20余篇。

E-mail:tsy7909@126.com

李水红,男,1981年生,中共党员,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2013年6月获得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7月进入南华大学医学院工作。入选“2015年度香江学者计划”公派赴香港理工大学开展为期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被聘为副教授。现为湖南省微生态专委会委员,湖南省微生物学会会员,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会员,亚洲支原体学组织理事,担任《中国组织工程研究》、Roy Soc Open Sci等杂志审稿人,荣获湖南省微生物学会“十佳青年科技奖”、“香江学者奖”及优秀学术报告等奖励,入选衡阳首届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计划。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湖南省卫健委科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Biomaterials,Int J Nanomed,Pathogens,Microb pathogenesis,Sci China-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3篇,申请专利3项,授权2项。

E-mail:zhoubaoxi520@163.com

李冉辉,博士,副教授。主要承担本科生与研究生《医学免疫学》及相关课程教学任务,从事病原体的诊断、预防及致病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各一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3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厅级重点课题多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3部。

E-mail:ranhui81@163.com

雷爱华,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博士、博士后,医学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微生物学会十佳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目前,主要研究固有免疫细胞在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及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参与编写《支原体学》专著第3版。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J Exp Med (2018),CMLS (2019),Immunology (2016,2020, 2021)等国际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E-mail:leiaihua18@usc.edu.cn

刘鹏,男,讲师,留日归国理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Journal of Proteomics、Scientific Reports和Microbiology-SGM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8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3项,获得衡阳市自然科学论文奖一等奖1项。主持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1项,湖南省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1项,湖南省教改课题1项,参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1部、参编专著1部。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如21st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ycoplasmology(国际支原体会议)、The 2nd East-Asia Microscopy Conference (东亚电镜会议)、The 7th Meeting of the Asian organization for Mycoplasmology(亚洲支原体会议)并获奖。

研究方向:支原体和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与防治。

E-mail:pengliu@usc.edu.cn; pengliu@live.cn

王川,男,免疫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2019年6月博士毕业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留校任教。近5年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Frontiers in Immunology、Veterinary Microbiology、Microbial Pathogenesi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一作/通讯文章共9篇,其中JCR Q1区4篇,Q2区3篇;获得CSC面上项目资助。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等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主持校级教改课题1项,近3年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大创项目1项,省级3项,校级2项,参编专著1部,获批专利2项,获2016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多次参加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并获奖,参加2019年中德科学中心衣原体国际会议并大会作英文报告。

研究方向:衣原体致病机制和防治研究,衣原体抗感染免疫

E-mail:wanghuan@usc.edu.cnwangchuan727@126.com

李贞魁,男,博士,硕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现就职于衡阳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为南华大学病原生物学研究所导师。目前,聚焦于疟疾寄生虫传播阶段关键因子的鉴定和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近五年在EMBO Reports,mBio,Molecular & Biochemical Parasit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

研究方向:疟原虫传播的基因表达调控

E-mail:lizhenkui@usc.edu.cn

丁楠,女,博士,硕士生导师,南华大学博士后,校聘副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青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校级教改重点项目1项,指导本科生获省级大学生大创项目2项,校级1项,参编专著1部。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等SCI期刊发表文章8篇。

研究方向:支原体的致病机制与防治研究

E-mail:nandingw@163.com

徐嫚,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皮肤性病检验与诊断分会青年委员。主要从事梅毒螺旋体致病机制、快速诊断及防治研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一般资助项目1项,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9篇。

研究方向: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快速诊断及防治

Email:nanhuaxuman@sina.com

谭庆杰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南华大学青年优秀人才,湖南省百人计划外专项目专家。获得德国科学基金会[DFG,由SpemannGraduateSchoolofBiologyandMedicine(SGBM),弗莱堡大学所主持]的全额博士奖学金;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短期访问学者奖学金(ShortTermFellowship)以及美国Atomwise公司两个AIMS奖项(AIMS提供耐药性转运膜蛋白抑制剂)。近5年发表SCI论文8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IF>10(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的论文3篇。在耐药结节分化家族外排泵AcrB的机理上取得突破性发现,如AcrB的变构调节是如何介导底物和质子转运,也通过抑制剂与AcrB复合物晶体结构发现了新的结合模式。

研究内容:主要从事多重耐药性致病菌的多重耐药性外排泵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耐旱性机理研究工作。

E-mail:tamhk60@hotmail.com

瞿小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病毒感染与疫苗的中和抗体与T细胞免疫应答研究,旨在探索感染与疫苗的长效应答机制与免疫治疗。目前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Nature Microbiology、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等杂志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0余篇。承担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经费。入选2019年度湖南省121人才工程、获2021年度第二届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担任Nature Immunology、Immunity、Nature Micro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审稿专家。

E-mail:quxiaowang@163.com

肖康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杰青,湖湘青年英才,南华大学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One Health”框架下的人兽共患病原微生物组学研究,承担《微生物学》教学课程。近5年,在Nature, The Lancet Microbe, ISME J, Micrbiome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研究内容:基于组学的病毒多样性及跨物种传播机制研究

E-mail:kxiao@usc.edu.cn

peng_wei@gzlab.ac.cn

彭伟,目前任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病原体结构与临床应用创新研究院院长,领导团队开展针对呼吸道病原体的预防及治疗手段的研究。研究方向涉及针对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脑膜炎奈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呼吸道病原体的新型疫苗、药物开发,及呼吸道病原体侵染机制研究等领域。曾领导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开发项目,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研究许可。领导多项医疗器械及诊断产品开发,获得中国、美国、欧盟等多国监管机构上市许可。作为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发表研究成果于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ucleic Acid Research等杂志。在加入广州实验室前,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及医疗健康领域创业公司首席科学家等职务。彭伟研究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分别取得学士及博士学位。

liu_fengjiang@gzlab.ac.cn

刘凤江,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大学联合培养),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含共同)在多个国际期刊上发表了9篇研究论文,包括Science(IF=56.9)、Science Advances(IF=13.6)、Molecular Cell(IF=16.0)、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篇,IF=11.1)、Nat. Commun.(IF=16.6)、Protein & Cell(IF=21.1)和Structure(2篇,IF=5.7),累计他引次数超过1600次。主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曾获“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青年科技人才南山奖”。

研究工作聚焦于“呼吸道病原体及其宿主关键靶标的机制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相关靶标结构,揭示关键生命过程和呼吸道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理解相关疾病、研发药物及制备疫苗提供结构基础。

Deng_jingjing@gzlab.ac.cn

邓晶晶,广州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2020年博士毕业于格罗宁根大学,随后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进行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包括新型疫苗佐剂的发现,疫苗微针制剂的开发及单克隆抗体的快速筛选。作为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ACS catalysis, ACS synthetic bi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2篇,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并入选广东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项目,参与多个欧盟及“973“项目。

 

下一条: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肿瘤所(2024硕士招生目录基础医学03/04/05方向)导师简介

关闭

南华大学官网|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地址:湖南省 衡阳市 常胜西路 28号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研究生院    邮编:421001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